第一章摘要

心理学可定义为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心理学的根源可溯自公元前第4和第5世纪。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有关心灵的基本问题,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1]则对脑部如何控制其他器官作了许多重要的观察。心理学最早的争论之一:人类的能力是天生(先天)还是从经验中学得的(后天)。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双面论证

我们天性是自私的 以纯生物观点来看,我们是自私的,之所以自私,就某些方面而言,是应基因的要求而尽可能自私,基因本身即经过许多世代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得以存活。主要是能存活到成熟的个体,他们才能继续在竞逐赖以为生的资源上获得胜利。依次观点,我们必须要自私,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未如常人所预期的,会表现出不自私的行为。即常常协助他人以获得资源与逃避失败或危险。以生物观点而言,显然只在有利的条件下,才会如此。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关键思考问题四

1.喜欢看暴力电视节目的9岁儿童与19岁时的攻击行为有关这一经典研究结果。为什么此研究未能证实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会使男童更具攻击性?要得到这种结论,需要提出那类证据? 答 1.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或无有价值的信息2.不符合道德标准。直接证据(ps:或许) 2.假如学者发现某些饮食失调的症状与过于注重身体外表间有0.5的相关,这位学者能作何结论?有何解释可能说明此观察到的关系?你可由此形成一个因果假设吗?你该如何验证此假设? 答 越注重身体外表,饮食失调就越严重。相关法。越在意身体外表饮食就越失调。由饮食失调者挑出一组来与另一组正常饮食体重被试(ps:不确定)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

研究两个步骤:1产生科学假设 2 验证该假设 对感兴趣的主题产生假设——一个可以加以验证的陈述。 科学性假设最主要的来源,通常在于科学理论,一组与某特定现象有关、彼此关联的命题。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前沿研究:21世纪的心理学

最受瞩目的是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试图了解脑部如何执行心智活动。 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某特定认知能力——如面孔辨识——的假设,而神经科学则提出这些特定功能在脑部执行的可能过程。 认知神经科学以新技术研究正常被试(正好与脑部受损被试相反)在进行认知活动试的脑部。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间的联结并不仅限于认知心理学中。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小结与关键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取向,而现阶段即有五种观点:生物观、行为观、认知观、心理分析观及主观观点。 生物观与其他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其原则部分源自生物学。采取生物观点者常试图以生物学原理来解释心理学原则;此即所谓还原论。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物学观点间的关系

行为观点、认知观点、心理分析观点和主观观点都依赖于纯粹心理学概念(知觉、无意识和归因等) 而这些观点会对相同现象提出不同的解释,却一致同意这些解释应位于心理学层次。但生物观点不同,除了引用心理学概念之外,生物观点也采用生物学和其它生物支派的概念(神经传导物质①、荷尔蒙②)。但是两者之间仍有一种直接联系的方式。就是尝试以生物学中与生理学相似的情况来解释心理学概念和原则。【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概念与原则可以指引生物学者的研究工作。】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当代心理与行为神经基础

当代心理学观点 心理学观点:一种观察心理学议题的方式或取向。 任何心理学议题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来加以研讨。 心理学许多议题,是需要综合多种观点,采取折中取向。 生物观点 心理现象:原则上都以某种方式与脑部及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应。 生物取向(biological perspective)的研究意义,在于区辨出行为和心理现象下的生物神经过程。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关键思考问题二

1.过去各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对人性的假设是什么? 答 从一开始的先天与后天()到观察记录自己的知觉、思想与感受的本质的内省法再到结构主义的心理结构(构成)与功能主义(如何运作,使得有机体可以适应其环境)了解心理动态、流向和个人特质。接着就是行为主义(所认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条件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借由强化特殊习惯塑造成我们的行为)。格式塔主义的知觉以及心理分析的无意识概念。 2.这些基本假设中,哪些研究取向间是兼容的?哪些又是相左的? 答 内省法和格式塔主义、功能主义相兼容。先天和后天相左。(不确定)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心理学20世纪后期的发展

二战后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日增,加借以进性研究的复杂工具和电子设备的发展,使更多问题可被检验,证明早期的理论取向太受限制。此观点在50年代计算机发展后被强化。 50年代末,西蒙(HerbertSimon)和同事发表一系列优良的研究,并指出心理现象可以利用计算机加以仿真(simulated)。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科学心理开端

所谓的科学心理则通常被认为创立于19世纪末,即冯特(Wihelm Wundt)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设第一座心理实验室。创立心里实验室的信念:心理与行为,一如行星、化学物质或人类器官,可以称为科学分析的主题。 冯特个人主要研究与感觉相关,尤其是视觉方面,也研究 内省法(introspection)指观察记录自己的知觉、思想与感受的本质。内省法源自哲学。而冯特在此感念上添加了新的维度(内容):单纯的自我观察是不够的,必须再辅以实验。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先天论与后天论

最早的争论之一:即人类的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经由后天经验获得的。 先天论(nature view)认为人是带着先备的知识和对现实的了解来到未来。 17世纪的笛卡尔(因其有关身体可如同机器一般被研究的新概念而著名)支持先天论观点 后天论(nurture view)认为知识的获得要通过经验及与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意识 是什么?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所谓的选择自由真的存在吗? 探讨心灵与心智历程的本质,是心理学认知观点的关键成分。而其它心理学问题则讨论人类身体与行为的本质 “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主要研究有机体功能的生理学,对大脑控制身体各种器官的历程进行了许多重要的观察研究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关键思考问题一

1.回顾网络上或第四页所列报纸上包含心理学研究发现的一些标题,你相信这些论点吗?为什么? 新式心理治疗可促进回复压抑的记忆 焦虑可经由脑波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 发现心电感应的证据 婴儿在假寐时学习说话的语音 情绪稳点度与家庭大小密切相关 含糖饮料可能提升考试成绩 直觉冥想法能够延长平均寿命 过分重视外表会损及心智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心理学领域

心理学界定为:对行为与心智历程的科学研究。(心理学的多样性) 五种代表性问题: 面部伤害和面孔辨识(brain damage and face recognition) 某些脑部区域受到伤害,会失去某些能力,但其它区域却正常;面部辨识能力的丧失被称为面部辨识困难症(prosopagnosia)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引子

学习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酬赏,则该行为会被强化。 酬赏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则被称为效果律(law of effect) 在解释个人行为时,过于强调显见的情境原因反而忽略个人成因称作过度辩护效应(overjustification)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大纲

贯穿全书的三个观点:(生物学、进化、文化) 1、加强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在心理学研究中增加进化观点。 3、强调文化影响及其多样性 并在不同学派的增加“主观论者的观点”。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观点

​ 当代心理学观点是一种观察心理学议题的方式或者取向,并在五个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折中取向。生物观点以生物取向来区辨出行为和心理现象下的生物神经过程,探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神经生物过程的研究取向。行为观点则是以条件作用与强化作用观点来探究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取向如:S-R(刺激-反应)。认知观点回归认知基础但并非以内省法为基础,而是以两种假设为前提(1.心智历程的研究可着完全了解有机...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