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四)

就算有一万个做错的理由也不能改变一件做错的事实否则在这个世上千千万万的可怜人是不是都有踏入歧途的正当理由 事到如今,后悔有什么用,时间不会回头,过去也没办法改变,但你还有未来要面对 人,总是要跨出那一步才会真的知道后续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防御机制(三)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反应,并将之存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确保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查看不了。【注:尽你所能地对自己诚实,不批判自己,试着知、只将焦点放在事实本身,即你的实际感受,你未经大脑篡改的反应,而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采取的回应。不要逼迫自己改变什么。】 练习: 1.不能,并没有在意或并没有发现。人多的时候。 2.有过,不是很好,的确令人不安。 3.没人对我讲起过,但我无意中听到过,确实如此,确实事实。 【注:每个人都在试图回避痛苦真相时用到的方式。】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JavaScript高级(二)

三个对象: 1.构造函数2.原型对象3.实例对象 三者关系小结: 1.构造函数:都是prototype属性,就是原型对象 2.实例对象:都是有_ _ proto _ _属性,也是原型对象 3.原型对象:具有constructor属性,也就是构造函数 注:两个对象同名不覆盖、不冲突 对象访问规则: 对象进行属性访问,先查找自身,如果没有再找__opsiodfoa__,并一直重复此过程

发布于 Web前端

防御机制(二)

​ 当我们拒绝接纳自身大部分的情感经历时,我们会消耗自己,同时消弱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力量与能力。当你封闭了对自己需求的觉知,你就不肯能与TA人发展出真正的亲密关系。 注:abwehr指译为“避开”或“抵挡”要比“防御”更准确。就其本质而言,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防御机制只顾眼下一刻,而不计后果,是一个人思虑不周的反射性行为,只是为了规避当下一刻的痛苦,却不考虑由此带来的长期损失。注:人类是受习惯约束的动物,这样一来,改变便显得尤其困难。一般来说我们极容易养成自己特有的或习惯性的防御模式,而这些规避痛苦的惯用方法则会对我们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或者’全部的性格特征都可以称为浓缩版的防御机制‘【人的应为举止,说话走路方式等】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JavaScript高级(一)

注:浏览器展示的小问题: 复杂类型在控制台输出是,进行展看操作后,会读取的最新值 浏览器重要组成部分: 内核(渲染引擎): html /css—webAPI(DOM/BOM) W3C规范 js解析器(Javascript引擎): ECMScript

发布于 Web前端

前言

​ 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富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发布于 爱好心理学
1414243444549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