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大纲
贯穿全书的三个观点:(生物学、进化、文化)
1、加强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在心理学研究中增加进化观点。
3、强调文化影响及其多样性
并在不同学派的增加“主观论者的观点”。
注:
①记忆过程的三个步骤,并不是相互独立的,通常在为新信息编码时,需要提取存储在脑海里的旧信息
②生活中的自我辩解
关键词:自我辩护、认知失调,印象管理、自我认知、自尊、自我概念
自我辩护的心理机制
认知失调理论——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三种:
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便简简单单的改变其中的一个认知,使他和另一个认知相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能有增加一个或更多的协调性认知来减少。
3.改变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该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作为行动者,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也即做外在归因。这是一种归因偏差,而如果一个人不能理性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认知与行为的正确性,就会找各种理由来进行自我辩护,有时候明显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坚持自己是正确的,把原因推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这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生活中的麻烦。
③什么是抑制性条件反射?(第七章)
④什么是“双面论证”?(seeing both sides)
陈述自己观点时,将利弊得失两面同时谈及,加以比较,突出有利一面,让对方再思考权衡
⑤歇斯底里发作(ataque de nervios)—常见于拉丁文化、近似焦虑症症状
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⑦弗罗伊德理论
⑧记忆
如果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那么可以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的实验证明,刚看完时能记住的比较多,但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斯波林将刚看完卡片能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叫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象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象记忆。
瞬时记忆的特点:
1、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所以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容量为9-20比特,时间4秒以内。图象记忆0.25-1秒,声象记忆可以超过1秒,不会长于4秒。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概念: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心理咨询师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中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概念: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各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
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时,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效果造成影响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系列位置效应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好,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培训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在我们平时背资料时,对于资料内容的开头和结尾记忆深刻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