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逼近真理的"错误"

复杂的理论不必完全正确,但可以大体真确;信念也不必绝对为真,但可以逼近真理

解释可证伪性原则的过程中,用一个简单的科学进步模型。首先提出理论,从中作出假设,然后使用各种技术来对假设进行检验。
科学知识是尝试性的,因为理论得出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并不是会所什么都可以拿来检验一番——公理;关系被多次证实,或者不可能被推翻(像是地球不绕太阳运行等等之类)可以解释为对未知事物而非已知事物

应当考虑对不同理论的定量比较可能揭示信息;完善并检验现有知识的局限性。

科学使用的术语(错误、偏差、证伪)意味它理论是未完成的。

知识(理论?)是尝试性的、以被修正的时候,“可能错误地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它(这种观点[1])忽略了将更确定的知识主张与不太确定的知识主张区分开来。

“绝对的”在科学中可能无法实现。

方法论的怀疑主义不能对科学问题给出完全确定的答案[2],并不意味着知识是不存在的,而是说知识是暂时性的

一个新理论替代了被证伪的旧理论时,并不是指要将先前用以建立旧的事实完全抛弃。相反,新理论必须能够解释旧理论解释的全部事实,再加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新事物。


  1. 1.“可能会错误地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2. 2.”原则上可被新证据推翻“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